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围绕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育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体育改革、“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和科技融合的“新艺科”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高等教育国际化等高等教育政策六个重点导向,构建师资、课程、教材、教研、第二课堂、管理“六位一体”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育人格局,深化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打造学习型课部和书香课部,通专融合助力高质量艺术人才培养。
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党总支下设教师第一党支部和教师第二党支部,共有党员25名,高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2名。民盟盟员1名。党总支不断强化政治功能、组织力和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推进课程思政育人工作,公共课部党总支和公共课部教师第二党支部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公共课部现有教职员工3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3名,博士6名,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确立了课部部训:“教书育人,对学生负责;勤学精思,对学术负责;笃教敬业,对学校负责”。“公共课部外语教研室”被评为省级、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公共课部”被评为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五十三梯漫评育人研究与实践中心”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湖北美术学院五十三梯漫评实习实训基地”被评为校级实习实训基地,“人文美育创新实验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公共课部人文素质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
公共课部下设课部办公室,共有文学、体育、计算机和外语四个教研室。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单位,承载着通识教育的职能,课程总量占每个学生在校修习课程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对于美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在价值塑造,在构建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确立了课部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知识与能力俱备、感性与理性齐张、人文修养与科学精神共扬、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并重”。
公共课部始终坚持以课程与教学为“本位”,坚持本色,打造特色。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教育部教育政策、教学文件。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印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印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在课改和教改上追求“指定动作”的规范化,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育人,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通识大讲堂+隐性课程(第二课堂)”四种层级和类别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坚持本色。开设的课程包括但不限于身体素质课程、知识技能课程和语言文化课程,涉及文学、语言学、体育学、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目前,常年开设文学、英语、韩语、日语、计算机和体育等“综合素质类”线下线上公共必修课(29门)和选修课(历年已建选修课38门)共67门。“课程思政理念下的美术院校通识教育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美术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基于语料库功能的美术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大学体育课程健身操、啦啦操实践教学‘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研究与实践”等4项成果获评校级教学成果奖,并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校级“金课”5门,校级优质课程5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建强师资队伍,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研讨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提升个人教学水平。多年来,课部教师在微课教学比赛中获得全国优秀奖1项、湖北省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在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坚持强化隐性课程和第二课堂建设,在“自选动作”上力求创新,打造特色。结合美院实际情况,尊重学生需求,以实践创新为导向打造课部通识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品牌方阵。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美育系列活动,参加或举办文学、计算机、外语和体育等各级各类比赛,设置“湖美英语园地”橱窗。历年来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各种比赛荣誉,包括“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赛一等奖、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特等奖等。指导黑天鹅啦啦操队多次赢得全国啦啦操大赛冠军等荣誉。打造课程思政育人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平台,“五十三梯——湖北美术学院课程思政育人漫评团队”被中共湖北省委网信办评为“湖北省十佳基层网评阵地”,“讲好中国故事”英语短视频大赛多个获奖作品被China Daily、Twitter、Facebook、Instagram、LinkedIn、中国日报、文明湖北等国际国内媒体平台广泛转载。
长期以来,公共课部坚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本学科为基础,与艺术专业相结合”的教研、科研思路。多年来,公共课部教师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厅级和校级项目,出版专著,编写教材,发表论文等各方面成果较为丰富,特色鲜明。其中,自课部成立以来,教师代表性成果和项目如下:出版学术专著《体育美学》,参编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训诂分典》,3篇论文全文或标题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主编《新动力英语教师参考书》、参编《新编实用英语·扩展教程2》《英语国家文化概况(下)》三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刘永济评传》荣获第12届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科举视阈下的明代官学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课题,《新时代背景下文艺理论问题的若干思考》被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发展目标与推进策略研究”总课题组列为立项课题。
(数据更新截止到2023年2月)
责任编辑:唐琳、王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