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公共课部通识大讲堂研究生开题报告写作讲座在A12教学楼107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艺术类专硕开题报告写作常见问题解析》为题,旨在强化通专融合的写作能力。讲座由公共课部文学教研室教师王一梅博士主讲,文学教研室主任鲁红霞副教授担任主持人,120余名研究生参加。
讲座伊始,王一梅老师指出,开题报告就如同创作实践环节的设计图纸,它直接关系到后续论文的“施工”与“制造”,因此,开题报告的每个版块都至关重要。接着,她针对艺术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各版块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重点例析,提醒大家夯实理论基础,强化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学术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和规范性。

本场讲座特别设置了开题报告模拟答辩环节,并配备了由主持人和2025级艺术设计类硕士研究生组成的五人评审专家团队。第一组开题报告模拟答辩聚焦“非遗的传承与新生”,宋采菲、雷雨晴、饶楠分别从年画门神人物、荆楚凤鸟纹样、陕西皮影中获得设计实践研究的灵感,并结合各自的专业基础与实践方向,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媒介再现和数字化传播。评审专家根据开题报告内容展开提问,答辩人做出回应。主讲人、主持人从标题拟定、选题理由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讲评。

之后上场的潘俊羽围绕南阳汉画馆的汉画像石文创设计应用研究进行了开题陈述,第三组的赵芳萱和张若莹则关注武汉地域文化的现代转译,分别选择同兴里和归元庙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新时代推动地方文旅融合发展。随后评审专家和现场同学与答辩人进行了交流及互动,主讲人、主持人则结合选题方向、选题内容和选题思路等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讲座最后,主持人勉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应自觉融汇艺术实践与理论探索,同时持续提升人文修养与学术表达能力,做到“双翼齐飞”,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