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部新闻 >> 正文

计算机教研室参加2011年暑期福建计算机教育高峰论坛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1-12-15 [来源]:公共课部  [浏览次数]:

2011 725日至28日,计算机教研室的王诚和赵锋老师参加了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办的“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高峰论坛”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讨论交流,对计算机教育、特别是专业艺术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丰富了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扩展了教育视野、也促进了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变革与科学实践。

       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726号上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做了《关于计算机学科与教育发展的新认识》的主题报告,他通过总结2001-2010年以来计算机教育发展出现的规模大、培养方式趋同和师资不足等若干问题,提出了基于政策和指导之上的分类培养这一出路,明确了要提高师资队伍专业素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两个要点。他指出,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计算技术的应用是各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前提,计算机教学需要引入跨学科元素,这在学生为未来做更高的准备是十分有益的。他强调要理解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界面和互动方式,不是高年级分流选修而是低年级引入,不是简单地请其他专业老师来开设一两门课程,而是融入到像计算概论这样的课程中。计算机课程不是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而是要求学生既有主动性,又有与其他学科人员有效合作的基本能力,报告得到了论坛参会代表的热烈响应,报告后大家还针对李教授提出的第四种研究模式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语言大学卢湘鸿教授一直以来致力于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本次论坛会议上,卢教授结合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的举办,探讨了计算机教学体系架构、计算机教学知识体系和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几大方面。除文科计算机的6大知识领域外,他还针对艺术类美术设计类和音乐类计算机的应用和教学工作做了独立的阐述和分析,强调贴近学生专业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构建协调的学习平台提高教学质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马殿富教授作为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也做了《在网络环境新技术下课程体系建设思考》的报告,重点针对现阶段热门的云计算结合网络环境新技术探讨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与会报告的还有武汉大学的张焕国教授、兰州大学的管会生教授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相关同仁,他们分别针对相关领域的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做了颇有意义的报告。

   下午我们分别参加了基础组和专业组教学的交流讨论,包括清华、北航、南航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多所高校均针对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清华大学的孙茂松教授指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并点破个中道理:“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提出建立在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基础之上的宽口径计算机培养教育模式。在基础组的讨论中,北京化工大学高敬阳副教授提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遵循统一的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还应根据学校专业自身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以符合学生专业的需求。同时,在计算机基础教材建设上也应该结合学校专业的特点,编写适合本院校特点的教材。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另外,多数学校的教师均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提出了积极的看法,通过从培养方案、师资、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与测评系统等整个教学环节中各个领域的逐个探讨,使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培训我们发现,湖北美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与教改工作虽然有序开展,但要想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借鉴此次论坛参会院校的地方,列举如下:

1、师资与教材建设。参会代表一致认为,师资建设与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师资的培训和提升、扩展一线教师的知识面和视野、结合本校专业特色的开展教材编撰和出版工作都是办好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首要问题。师资是教学工作的基石,湖北美术学院在这几年针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出了很多努力,还应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级研讨(修)班,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多为老师提供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的机会。在教材建设上要重点扶持和支持,组织专职教师编撰贴合专业特点的教材,特别是满足艺术类学生需求的计算机课程教材。

2、教学平台的建设。我们发现,凡是计算机教育办的有声有色的高校,无不在教学平台尤其是网络平台建设上有较大的投入。课程的大纲、教案、课件、教学录像、习题、辅导答疑和实验指导等均上网开放并设有互动模块,有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并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将计算机教育真正从课堂延伸到宿舍、机房甚至平板电脑等各个角落。

3、通识教育。计算机教育并不是一味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教育或者软硬件教育,而是结合其他专业学科知识的通识教育,是各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前提。我校在《湖北美术学院本科培养计划》的设计类专业培养计划中明确开设计算机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开课,这完全有悖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本质,对于设计类专业学生来说是知识体系的一种损失。对于美术类专业学生应加强计算机教育理念,强调其通识教育的作用,唤醒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

4、考核体系。计算机基础课程因为涉及规模大、范围广、知识结构复杂,单凭一张考卷和上机操作无法科学合理的完成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测评和考核。通过培训我们发现,计算机机考系统测评是各大高校公认的最为科学合理的考核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方式,所以亟需一套结合湖北美术学院专业和学生实际的计算机机考测评系统。

最后,在这次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高峰论坛上,通过高校计算机教育领域的专家教授的报告,我们了解了许多计算机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让我们收获颇丰。以此同时,在分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接触到全国各大高校的前辈和同行,他们在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教学实践、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成绩。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多方面进一步结合湖北美术学院的自身特点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办出具有我院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公共课部计算机教研室供稿)